从超大型矿床研究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思考

被引:13
作者
赵振华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3] 不详
关键词
超大型矿床; 成矿动力学; 资源环境一体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中国矿产资源面临的巨大需求压力 ,提出超大型矿床的开发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是缓解矿产资源紧缺压力的关键性出路之一和实现资源 环境一体化的最佳途径 ,从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在超大型矿床的分类、矿床类型的选择性和局限性、时空分布特点等方面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 .目前 ,应以成矿动力学———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为超大型矿床基础研究的核心内容 ;同时 ,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 ,建立资源 环境一体化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研究的新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90 / 8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试论非常规超大型矿床物质组成、地质背景、形成机制的某些独特性——初谈非常规超大型矿床[J]. 涂光炽.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
[2]  
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元古宙基底特征及其与超大型矿床产出的关系[J]. 朱炳泉,常向阳,邱华宁,孙大中.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
[3]   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与特大型矿床 [J].
裴荣富 .
矿床地质, 1997, (02) :74-75+85
[4]   东川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II.Pb-Pb、40Ar-39Ar法成矿年龄测定 [J].
邱华宁 ;
孙大中 ;
朱炳泉 ;
常向阳 .
地球化学, 1997, (02) :44-50
[5]   秦岭岩石圈速度结构与蘑菇云构造模型 [J].
袁学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0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