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T型杂种小麦优势表现的形态及遗传基础 Ⅰ产量优势的形态基础
被引:7
作者:
孙其信
王士芸
机构:
[1] 北京农业大学
来源:
关键词:
产量优势;
负优势;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构成因子;
穗粒数;
千粒重;
杂种小麦;
杂种优势;
杂交优势;
遗传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2—83和1983—84两年度分别利用由4×4和5×4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杂种 F1及相应亲本,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在田间稀条播条件下研究了 T 型杂种小麦各产量构成因素的优势与产量优势表现的关系。供试杂种产量杂种优势最高这30%,但年份之间有一定变化。千粒重普遍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穗拉数往往表现负优势,穗数优势的表现则很不一致。产量优势是其构成因素的优势相互补偿和积累的结果。各产量因素的优势对产量优势的贡献大小取决于各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和优势幅度两方面.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明显大于穗粒数和千粒重,穗数优势对产量优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千粒重的直接效应虽然较小,但因其优势幅度较大,对产量优势的形成仍有重要贡献.穗粒数的负优势主要是由于每小穗粒数的负优势所造成的.而每小穗粒数的负优势则主要是由于杂种育性恢复度不够高所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5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