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盐膏层的重震联合解释技术

被引:10
作者
刘展 [1 ]
赵键 [1 ]
李云平 [2 ]
赵文举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关键词
东营凹陷; 盐膏层; 重力; 密度; 等效厚度; 重震联合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4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单一的物探方法难以探测沉积盆地中的盐膏层,为此提出了基于重力“剥皮”的变密度多界面重磁震联合解释技术。首先利用地震、钻井确定的第三系深度和重力反演的中生界、奥陶系、太古界深度,采用重力“剥皮”技术获得由盐膏层引起的剩余异常,据此反演得到了东营凹陷的盐膏层的顶面深度和等效厚度。反演结果表明,东营凹陷盐膏层主要由10个规模较大的盐膏体组成,呈北东向的扇状展布,顶面深度在1 700~3 700 m,北部埋深较大,南部埋深较小。与钻遇盐膏层的25口钻井资料对比,反演误差仅为2.96%,说明利用重磁震联合解释技术反演盐膏层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22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断裂活动强度研究 [J].
衣学磊 ;
侯贵廷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504-509
[2]   东营凹陷沙四段盐湖的深水成因模式 [J].
袁静 ;
赵澄林 ;
张善文 .
沉积学报, 2000, (01) :114-118
[3]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宗国洪 ;
肖焕钦 ;
李常宝 ;
施央申 ;
王良书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275-282
[4]   东辛油气田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J].
蒋有录 ;
陈清华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6) :8-12+114-115
[5]   东营凹陷断裂系统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 [J].
李春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01) :87-93
[6]   双界面模型重力场快速正反演问题 [J].
王万银 ;
潘作枢 .
石油物探, 1993, (02) :81-87+123
[7]  
中国新生代咸化湖泊沉积环境与油气生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孙镇城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