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郢孜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构造控制分析

被引:9
作者
史小卫
张玉贵
张子敏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地质; 构造演化; 逐级控制;
D O I
10.13199/j.cst.2007.02.59.shixw.017
中图分类号
TD713 [煤(岩石)与瓦斯突出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矿区、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调研了毛郢孜煤矿低瓦斯涌出量背景下煤与瓦斯突出的构造控制因素。其所在的濉肖矿区受徐淮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控制,地层隆起抬升,缺失三叠系地层,瓦斯遭到风化剥蚀,以低瓦斯矿井为主。而其受构造挤压作用强烈,存在着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火成岩以岩床形式侵入煤层顶板,热变质作用使煤层进一步生成瓦斯,并封闭在煤层中;火成岩对煤层挤压揉皱形成构造煤,同时构造尖灭端应力集中,提供了足够的瓦斯热力学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7+61 +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别—郯庐—苏鲁造山带复合旋转拼贴作用 [J].
肖文交 ;
周烑秀 ;
杨振宇 ;
赵西西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2) :147-153
[2]   突出危险区域的构造应力集中 [J].
张子戌 ;
袁崇孚 .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7, (02) :17-20+27
[3]   蚌埠隆起的时代含义、演化历史与控煤作用 [J].
李东平 ;
江汉铨 ;
程爱国 .
中国煤田地质, 1991, (04) :3-8+13
[4]  
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张子敏, 2005
[5]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国伟等著, 2001
[6]  
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同和等著, 1999
[7]  
中国煤层瓦斯分布特征[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张子敏等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