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能方式对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法捕集CO2热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张学镭
陈海平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钙基吸收剂; 煅烧; 碳酸化; CO2捕集; 太阳能;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3.29.009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控制和减缓化石能源燃烧所排放的CO2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以某超超临界1 000 MW火力发电机组为例,建立了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法捕集CO2的系统流程,基于Aspen Plus软件得到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了太阳能集热和煤富氧燃烧驱动CaCO3煅烧反应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煤富氧燃烧方案相比,太阳能集热方案增加了发电功率,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1/3,但其发电热效率降低3.8个百分点;太阳能集热方案的等效太阳能热发电效率为28.36%,高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峰值效率;提升太阳能集热方案性能的关键是提高集热器场的能量利用效率sol-avi,当sol-avi高于75%时,太阳能集热方案比煤富氧燃烧方案发电热效率高。所得结论为低能耗减排CO2、高效利用太阳能提供了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6+7 +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Cao吸附CO2系统能耗分析及热集成系统研究 [J].
段立强 ;
张素华 ;
杨阳 ;
杨勇平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 33 (06) :913-916
[2]   CaO/MgO和CaO/Ca9Al6O18同时捕集CO2/SO2的循环吸收特性 [J].
郭名女 ;
张力 ;
唐强 ;
BO Feng ;
杨仲卿 .
燃料化学学报, 2012, 40 (06) :757-762
[3]   石灰石和贝壳的煅烧及CO2吸收循环特性 [J].
高英 ;
陈汉平 ;
杨海平 ;
王贤华 ;
张世红 ;
汪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35) :72-77
[4]   改性钙基吸收剂高温循环捕集CO2过程中的分形维数 [J].
李英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29) :35-40
[5]   新型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研究 [J].
袁建丽 ;
韩巍 ;
金红光 ;
张清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29) :115-121
[6]   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法捕集CO2的研究进展 [J].
蔡宁生 ;
房凡 ;
李振山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26) :35-43
[7]   “八国集团”2009意大利峰会减排目标下的全球碳排放情景分析 [J].
方精云 ;
王少鹏 ;
岳超 ;
朱江玲 ;
郭兆迪 ;
贺灿飞 ;
唐志尧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0) :1339-1346
[8]   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协同捕捉CO2/SO2技术的研究进展 [J].
陈惠超 ;
赵长遂 ;
李英杰 .
动力工程, 2009, 29 (07) :676-682
[9]   作为新型CO2吸收剂的乙酸钙循环碳酸化特性 [J].
李英杰 ;
赵长遂 ;
李庆钊 ;
段伦博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8) :65-70
[10]  
Energy penalty of CO 2 capture for the Carbonation–Calcination Reaction (CCR) Process: Parametric effects and comparisons with alternative processes[J] . William Wang,Shwetha Ramkumar,Liang-Shih Fan.Fuel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