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优质施肥研究与应用

被引:36
作者
郭庆元
李志玉
涂学文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改良中心
关键词
大豆营养特性; 高产优质施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概述了大豆营养特性与施肥的研究结果 ,提出了高产施肥的关键技术。大豆营养特性 :一是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量较稻、麦作物高 (等量籽粒产量 ) ,生产 10 0kg大豆约吸收 6 5~8 5kg氮 (N) ,1 8~ 2 8kg磷 (P2 O5) ,2 7~ 3 7kg钾 (K2 O) ,3 5~ 4 8kg钙 (CaO) ,1 8~ 2 9kg镁 (MgO) ,4 5~ 9 5g锌 (Zn)。二是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高峰在花荚期 ,氮、磷、钾的 6 0 %~ 70 %在在此期吸收 ,而不同于稻麦等作物。三是总氮源的 4 0 %~ 6 0 %来源共生固氮 ,而共生固氮又受土壤氮、磷、钾、钙、锰、锌等及土壤pH值影响。四是大豆成熟阶段营养器官的养分向籽粒转移率高 ,氮、磷、钾分别达 5 8%~ 77% ,6 0 %~ 75 % ,4 5~ 75 %。大豆施用氮、磷、钾、锌、锰、硼肥均显著提提高产量 ,合理配合施用可达到 2 70 0~ 4 5 0 0kg hm2 。氮、磷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钾与锌提高脂肪含量 ,磷、钾、锌、钼及少量氮肥可提高结瘤固氮率。氮、磷、钾和多种微肥可减轻东北连作大豆的不利因子危害 ,大幅度增加产量。大豆高产施肥 ,一是根据土壤、植株养分含量确定施肥数量 ,二是有机肥与氮、磷、钾肥及多种微肥配合施用 ,三是注重前茬作物施肥 ,增肥土壤 ,四是根据土壤条件、耕作制度、大豆品种特性确定施肥数量、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6+104 +1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营养元素对连作大豆减产的控制功能
    韩晓增
    许艳丽
    王守宇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02) : 54 - 58
  • [2] 大豆抗缺钼缺硼胁迫的基因型筛选
    刘鹏
    杨玉爱
    赵玉丹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1, (04) : 66 - 71
  • [3] 红壤旱地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矿质营养的基因型差异
    李志玉
    郭庆元
    涂学文
    徐巧珍
    丁洪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0, (02) : 60 - 64
  • [4] 大豆种质资源共生固氮特性评价及遗传初步研究
    徐巧珍
    张学江
    李志玉
    江木兰
    沈金雄
    肖玲
    郭庆元
    涂赣英
    单志慧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0, (01) : 20 - 24
  • [5] 氮肥对不同品种大豆氮积累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丁洪,郭庆元
    [J]. 土壤通报, 1995, (01) : 18 - 21
  • [6] 重视钾肥的投入提高大豆单产
    于广武,王光华,刘晓冰
    [J]. 大豆通报, 1995, (01) : 23 - 24
  • [7]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吸收和利用氮肥的差异
    丁洪,郭庆元,刘昌智
    [J]. 中国油料 , 1994, (02) : 7 - 10
  • [8] 大豆微肥肥效及应用
    张桂兰
    李贵宝
    张子武
    宝德俊
    郭庆元
    凃学文
    李志玉
    [J]. 河南科技, 1989, (06) : 13 - 15+26
  • [9] 淮北平原大豆施氮磷钾肥的初步研究
    张桂兰
    宝德俊
    窦世忠
    郭庆元
    李志钰
    [J]. 中国油料, 1984, (01) : 60 - 63
  • [10] 大豆栽培与加工利用[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赵政文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