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种株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差异研究

被引:15
作者
冯友仁
牛安欧
方正明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武汉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RAPD; 遗传变异; 遗传分化; 种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83.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对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的种株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方法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结果 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种间差异明显 ,两种间的遗传距离大于 0 .90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与台湾株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两者的遗传距离大于 0 .2 0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内 ,以四川天全为代表的西部山区型地域株与湘、鄂、赣代表的湖沼型地域株之间有一定差异 ,其遗传距离在 0 .0 6 0~ 0 .0 6 7之间 ;湘、鄂、赣湖区之间并非完全一样 ,也存在较小的差异 ,遗传距离在 0 .0 0 0~ 0 .0 2 9之间 ;位于湖北省境内的 4个地域株的日本血吸虫存在一定的基因差异 ;RAPD技术能鉴别血吸虫雌雄性别差异 ,718bp为雌虫特异扩增条带。结论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已发生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 ,中国大陆株并非单一的地域株 ,是由若干不同株构成的复合株 ;湖北省血吸虫虫株至少存在 3个基因类型 ;RAPD技术能从DNA基因水平区分血吸虫的种株及性别差异 ,是分析血吸虫基因遗传变异的好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血吸虫生物学与血吸虫病的防治.[M].毛守白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