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大小和灌溉制度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张岭梅
苏培玺
严巧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
关键词
绿洲; 灌溉制度; 正交试验; 种子大小; 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位于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中部的临泽绿洲,近年来玉米制种业发展迅速,但弊病日益显现。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随机试验方法,进行了种子大小和灌溉制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千粒重的玉米种子,中粒种子播种产量最高,小粒种子次之,大粒种子播种产量最低。在生育期灌溉定额9000 m3/hm2时,产量最高,灌溉定额达到10500 m3/hm2时,产量反而降低,灌溉定额7500 m3/hm2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从灌水次数看出,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而提高。这表明,在玉米制种生产中,要以生产成熟饱满的种子为目的,不要追求大粒种子生产;在边缘绿洲优化小区地表灌溉时,生育期灌溉定额以7500~9000 m3/hm2为宜,灌水次数要保证需水关键期,一般8次为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光合性能指标变化研究 [J].
李立军 ;
刘景辉 ;
焦立新 ;
郭顺美 ;
庞云 .
西北农业学报, 2006, (05) :52-56
[2]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制种产量和种子活力的影响 [J].
徐关印 ;
刘海清 .
中国种业, 2006, (02) :29-30
[3]   西安市主要作物节水灌溉制度研究 [J].
张崇智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3) :150-153
[4]   不同大小的玉米种子活力差异比较研究 [J].
石海春 ;
柯永培 ;
刘帆 ;
余学杰 .
种子, 2005, (04) :37-39
[5]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制种产业优势及加快发展思路 [J].
武太忠 ;
樊华 .
中国种业, 2004, (01) :12-14
[6]   荒漠绿洲主要作物及不同种植方式需水规律研究 [J].
苏培玺 ;
杜明武 ;
赵爱芬 ;
张小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2) :79-85
[7]   大粒和小粒种子的活力比较 [J].
徐本美 ;
顾增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4, (02)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