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容积型指脉波图监测及评价体外反搏效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7
作者
:
伍贵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
伍贵富
郑振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
郑振声
杜志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
杜志民
张苗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
张苗青
胡承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
胡承恒
廖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
廖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顺卿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世方
伍富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
伍富军
机构
:
[1]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广
来源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
1999年
/ 04期
关键词
:
体外反搏;
脉波图;
血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318.01 [生物力学];
学科分类号
:
0831 ;
摘要
:
对20 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置管主动脉根部测压的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反搏工作参数对主动脉压力和指脉波的影响。结果反搏时主动脉舒张压随储气罐压力的增加升高(最高可达168.56 m m Hg);主动脉舒张波的dp/dt值均逐渐上升,但收缩波的dp/dt值则呈下降趋势;指脉舒张波起点与主动脉舒张波起点比较平均滞后(108.20±25.70) m s,而指脉收缩波起点则平均滞后(96.69±38.70) m s;指脉波的D/S比值与主动脉压力波的D/S比值随反搏储气罐压力的增加而同步增加,并由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动脉D/S比值(Y)与指脉D/S比值(X)的回归方程式Y= 0.376+ 0.457X。本研究指示体外反搏对动脉压力波的D/S比值、舒张压及其dp/dt值均有显著影响,指脉波仍然是目前调节反搏工作参数及监测反搏效果的较为安全、可靠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496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