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稻杂交分类性状遗传研究初报

被引:8
作者
李金泉
姜健
徐正进
张龙步
陈温福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辽宁沈阳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籼粳稻杂交; 籼粳亚种分类; 程氏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应用程氏指数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杂交组合。结果表明:粳×籼F1为偏籼型,F2呈正态分布,大部分为籼粳中间型。粳×爪F1为偏粳型, F2为偏粳型和粳型。粳×粳F1与F2均为粳型。程氏指数法叶毛、稃毛、 穗壳色、i~2穗节长、籽粒长宽比、酚反应6个分类性状间相关密切,对总分均有较大贡献,适于分析籼粳交F2以后各世代。粳×籼F2代各性状的分离除酚反应为双峰曲线外,其它5个性状均呈单峰曲线分布;除穗节长性状具有超亲现象外,其它5个性状均介于双亲之间,为部分显性。抽穗期与亲本及F1程氏指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结实率与F2程氏指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籼粳亚种F1的分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J].
杨振玉 ;
刘万友 .
中国水稻科学, 1991, (04) :151-156
[2]   栽培稻分类方法的比较 [J].
周汇 ;
JC Glaszmann ;
程侃声 ;
施晓群 .
中国水稻科学, 1988, (01) :1-7
[3]   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87, (01) :1-3
[4]   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 Ⅱ.亚洲栽培稻分类的再认识 [J].
程侃声 ;
周季维 ;
卢义宣 ;
罗军 ;
黄迺威 ;
刘光荣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1984, (04) :271-280
[5]  
亚洲稻籼粳亚种的鉴别[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程侃声著, 1993
[6]  
The Overall genetic Organization of Oryza sativa L. As Perceved through isozyme study. Glaszmann J G. Mimeographed Copy for Discussion IRRI . 1988
[7]   “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的六性状籼粳分类研究 [J].
梅捍卫 ;
黎志康 ;
王一平 ;
余新桥 ;
钟代彬 ;
罗利军 ;
应存山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4) :193-197
[8]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J].
杨振玉 ;
高勇 ;
赵迎春 ;
魏耀林 ;
华泽田 ;
张忠旭 ;
高日玲 .
作物学报, 1996, (04) :422-429
[9]   程氏指数法分类性状的遗传分析 [J].
刘万友 ;
杨振玉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1, (S1) :87-91
[10]   应用程氏指数法进行籼粳交F1分类 [J].
刘万友 ;
杨振玉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1, (S1) :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