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与问题:马克思生产力思想研究

被引:2
作者
马文保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生产力; 生产力要素;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13.06.005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学术界对马克思生产力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力概念和生产力要素上。对生产力概念,主要从生产力所反映(或处理)的关系、生产力作为人的能力(或力量)和系统论三个方面(或角度)予以不同程度的揭示。但是,由于对生产力概念的上位概念——生产——的含义不明确,导致在"生产力所反映(或处理)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问题上的分歧;由于把生产力的主体——劳动者——看作是客体(或对象)的对立物,导致在"生产力作为人的能力(或力量)是什么样的能力(或力量)"问题上的分歧;由于把生产力作为一个物质系统来把握,导致容易淡化人的实际作用和能力的后果。对生产力要素的探讨,大致有三要素说和多要素说两种观点,这些观点虽为深入探讨生产力要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材料,但存在着从收入分配角度来确定生产力要素的问题,即为了便于解释参与分配的要素从而确定生产力要素,而不是从生产力事实出发确定其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从系统论观点看生产力 [J].
张践明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5) :78-81+86
[3]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产力要素的再研究 [J].
吴萍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11) :38-40+222
[4]   论生产力的自组织系统 [J].
朱秀英 .
齐鲁学刊, 2007, (06) :123-129
[5]  
论生产力系统的形态、构成及其重心转移[J]. 姜正冬.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6]   现代生产力结构探析 [J].
巨乃岐 .
天中学刊, 2006, (01) :50-54
[7]   论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层次结构 [J].
杨继瑞 ;
黄善明 ;
汪锐 .
财经科学, 2005, (05) :127-133
[8]   试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J].
刘金凌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3) :37-38
[9]   现代生产力系统新论 [J].
徐书生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2, (01) :46-51
[10]   应该重新定义生产力──把认识力纳入生产力内涵 [J].
吉彦波 .
理论探讨, 1997, (01) :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