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毛霉菌病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6
作者
汪昭贤
谢毓芬
秦晟
刘斌锋
赵献军
李国勤
机构
[1] 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咸阳
关键词
毛霉菌病; 实验动物; 临床学; 病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8.91 [实验用动物];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pusillus)(A组)、足样根霉(Rhizopusrhizopodiform)(B组)、伞枝犁头零(Aosidiacorumoifera)(C组),均以1千万个孢囊孢子/ml的稀释度,兔每只(静脉)2ml,3~7d后,3组兔共12只全部死亡;B组豚鼠每只(腹腔)4ml,4~8d后3只豚鼠全部死亡;小白鼠每只(腹腔)1ml3~7d后,3组小白鼠14/16死亡,仅C组小白鼠存活2只,可见3种菌均属毒力甚强的条件致病菌,实验动物中以家兔最敏感,豚鼠和小白鼠次之.实验动物毛霉菌病的临床与病理变化基本一致,临床表现食欲减退或废绝、昏迷、磨牙、呼吸困难,血尿和血便,小鼠弓背,豚鼠死前尖叫,发病后期出现后肢瘫痪或四肢麻痹,有跳跃和转圈等种经症状。病理变化表现为全身感染,各脏器均呈现灶状或片状坏死,坏死灶以血管为轴心有明显血管炎及血栓形成,并可见菌丝有没出血管壁现象,实验动物毛霉菌病对内脏的亲和力以肾脏最强,是重要的靶器官.本实验以3种毛霉病的病原菌接种家兔,在其肾脏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由菌丝裂殖形成的球形,有分隔,顶端有条束状菌丝相联或残留小的菌丝痕迹,表面粗糙的膨大细胞。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我国首例肺微小根毛霉病及其致病菌的分离和培养 [J].
陈世平 ;
冯家熙 ;
王茁 ;
李树林 ;
孙鹤龄 .
真菌学报, 1990, (03) :226-231+252
[2]   国内首次发现乳牛皱胃毛霉菌病—伴发念珠菌病与曲霉菌毒素中毒的报告 [J].
汪昭贤 ;
秦晟 ;
谢毓芬 ;
刘心一 ;
李长生 ;
刘斌铎 ;
王庆爱 ;
刘俊哲 .
畜牧兽医学报, 1990, (01) :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