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产流产沙特性及治理模式

被引:14
作者
王兴奎
徐世涛
李丹勋
王殿常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径流; 产沙; 水土保持;
D O I
10.16511/j.cnki.qhdxxb.2001.08.029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根据径流实验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沟道小流域的降雨径流特性 :该地区均为短历时的超渗产流 ,次产流降雨历时小于 70 m in,相应的径流量小于5 0 m m。根据极限含沙量的概念 ,在小流域内减少汛期径流就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通过坡改梯和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措施 ,可以有效地拦蓄汛期径流 ,从而显著减少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进入黄河干流的泥沙 ,减缓来沙量大于水流挟沙力的矛盾 ,使危害黄河的灾害泥沙保留在坡面上和小沟道内而成为资源泥沙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0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对小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
    穆兴民
    王文龙
    徐学选
    [J]. 水利学报, 1999, (02) : 3 - 5
  • [2] 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及汇流过程
    王兴奎
    钱宁
    胡维德
    [J]. 水利学报, 1982, (07) : 26 - 35
  • [3] 拦减粗泥沙对黄河河道冲淤变化影响.[M].张仁等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
  • [4]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快速治理模式的实践与理论.[M].陈彰岑等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