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细根的分布

被引:15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何宗明
陈银秀
黄荣珍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 南平 厦门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3] 福建 厦门
[4] 福建 南平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杉木; 观光木; 混交林; 细根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杉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27年生混交比例为2行杉木和1行观光木的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分布的研究表明,杉木和观光木行间的杉木细根密度虽比杉木与杉木行间的低8.5%,但观光木细根密度则高152.09%,其细根总密度比杉木与杉木行间的大10.43%。混交林中杉木各径级活细根密度呈单峰型分布,均以5-10cm土层最大,而观光木各径级活细根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内。纯林杉木各径级活细根密度亦基本呈单峰型分布,但峰值出现在10-20cm或20-30cm土层。不同树种不同径级死细根的分布均与其各自的活细根分布相似。混交林中灌木细根密度在30-40cm的土层最大,而纯林中的灌木细根集中于0-10cm的表土层;混交林和纯林中的草本细根均集中在0-5cm土层。与纯林的相比,混交林中杉木细根主要分布的土层明显上移,表层土壤细根所占比重增大,有利于更好利用土壤养分和提高群落生产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细根灰分含量和热值动态 [J].
陈光水 ;
林瑞余 ;
卢镜铭 ;
陈银秀 ;
杨玉盛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 (04) :332-335
[2]   杉木自毒作用的研究 [J].
林思祖 ;
黄世国 ;
曹光球 ;
黄志群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6) :661-664
[3]   不同栽杉代数根际土壤肥力及生物学特性变化 [J].
杨玉盛 ;
俞新妥 ;
邱仁辉 ;
傅瑞树 ;
陈光水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9, (03) :23-27
[4]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纯林及其混交林细根分布、分解与养分归还 [J].
廖利平 ;
杨跃军 ;
汪思龙 ;
高洪 .
生态学报, 1999, (03) :54-58
[5]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根系的研究 [J].
李振问,杨玉盛,吴擢溪,赖仕嶂 .
生态学杂志, 1993, (01) :20-24
[6]   Dynam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of fine roots in a mixed forest of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Tsoongiodendron odorum [J].
Yang Yu-sheng ;
Chen Guang-shui ;
Xie Jing-sheng ;
Li Xiu-fang ;
Chen Yin-xiu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1, 12 (2) :105-108
[7]  
Root competition between beech and oak: a hypothesis[J] . Christoph Leuschner,Dietrich Hertel,Heinz Coners,Volker Büttner.Oecologia . 2001 (2)
[8]  
Spacial patterns of fine root abundance in mixed larch-ash plantation[J] . Cui Xiaoyang.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 1997 (4)
[9]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fine root abundance in a mixed oak-beech forest .2 Volker B,Christoph L.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