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鱼类群落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43
作者
王雪辉 [1 ,2 ]
邱永松 [2 ]
杜飞雁 [2 ,3 ]
林昭进 [2 ]
孙典荣 [2 ]
黄硕琳 [1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3]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鱼类种类组成; 群落格局; 环境因子; 北部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2007年在北部湾海域进行的4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对北部湾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格局进行分析。该调查共采获鱼类323种,隶属于18目101科。以冬季出现种类数最多,为231种;秋季和夏季次之,分别为217种和214种;春季最少,为186种。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分析了北部湾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该海域鱼类可划分为5个群落,为较为稳定的东北部沿岸群落(群落Ⅰ)、海南岛西岸群落(群落Ⅱ)、北部湾中南部群落(群落Ⅲ)、白龙尾岛附近海域群落(群落Ⅳ)和季节波动较大的琼州海峡西侧群落(群落Ⅴ)。ANOSIN检验表明,各群落间鱼类组成的差异极为显著(R=0.896~0.956,P<0.001)。对不同季节鱼类群落格局与环境因子(水深、底层水温、底层盐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鱼类群落组成的变化与水深的相关性最好(春季R=0.491,夏季R=0.578,秋季R=0.594,冬季R=0.514),与温度和盐度的相关性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579 / 15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多元变量统计分析 [J].
马藏允 ;
刘海 ;
王惠卿 ;
王世权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4) :10-13
[2]   北部湾浮游植物粒径分级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J].
刘子琳,宁修仁,蔡昱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1) :50-57
[3]   广西北部湾鱼类区系的再研究 [J].
罗春业 ;
李英 ;
朱瑜 ;
农新闻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85-89
[4]   北部湾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J].
高东阳 ;
李纯厚 ;
刘广锋 ;
张汉华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1, (03) :13-18
[5]  
A practical strategy for analysing multispecies distribution patterns. Field JG, Clarke KR, Warwick RM.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 1982
[6]  
GB/T12763-1991,海洋调查规范. 国家质检总局. 中国标准出版社 . 1991
[7]  
Patterns in fish assemblages from coastal wetland and beach habitats in Green Bay,Lake Michigan: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abiotic and biotic forcing factors. BRAZNER J C,BEALS E W. 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 1997
[8]  
Species associations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middle Atlantic Bight continental shelf demersal fishes. Colvocoresses J A,Musick J A. Fishery Bulletin . 1984
[9]  
Change in Marine Communi-ties:An Approach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Clarke KR,Warwick RM. PRIMPER-E . 2001
[10]  
苏越北部湾考察报告. 南海水产研究所技术情报室编译. .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