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

被引:102
作者
黄荣贵
机构
[1]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行政系
关键词
互联网; 抗争; 动员结构;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0.02.009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407 ; 050302 ;
摘要
互联网的出现对抗争行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关于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的研究也逐年增多。由于这些研究分散于不同学科,不同研究之间缺乏相对统一的理论框架,从而妨碍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归纳了互联网影响抗争行动的三种不同的理论模型。此外,本文还回顾了在中国情景下的研究成果,包括互联网与抗争行动、市民社会发育等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最后对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97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   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功能及限度 [J].
郭小安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631-639
[3]   “民间反腐”力量在互联网的土壤中成长 [J].
周伟 .
政府法制, 2008, (19) :13-14
[4]   互联网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J].
游传耀 .
发展研究, 2008, (09) :96-98
[5]   网络政治的兴起对中国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 [J].
熊光清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43-47
[6]   浅析当代中国网络政治舆论传播 [J].
郭旭 .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 (03) :50-53
[7]   论网络政治动员 [J].
张雷 ;
刘曙光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145-149
[8]   互联网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J].
张小山 .
中国改革, 2008, (02) :44-48
[9]   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 [J].
黄丽华 ;
姜晓宁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39-42
[10]   互联网发展对社会抗议的影响研究 [J].
唐杰 .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