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屈服与破坏的探索

被引:37
作者
高红
郑颖人
冯夏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弹性; 塑性; 屈服; 破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32 [土压力、抗力];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材料的屈服和破坏进行分析,认为屈服和破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材料变形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初始屈服是材料第一次由弹性状态进入塑性状态的标志,也是材料弹性变形的上限,是弹性状态与塑性状态的分界点;破坏是塑性过程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塑性变形所能达到的极限状态,也代表材料的极限变形能力。超过屈服点,材料不一定破坏,从屈服到破坏之间有一个塑性变形的范围。破坏准则也应不同于屈服准则,但通常人们所说的破坏准则确切地说应该是屈服准则,所以有必要正确认识屈服与破坏的关系,建立不同于屈服准则的真正的破坏准则。阐述屈服与破坏的区别和关系,分析实践中由于对破坏这一概念认识不清而导致的一些问题,指出极限平衡和塑性区贯通都不是真正的破坏。总结3类表达屈服准则的途径,并初步探讨描述材料破坏的3种不同方法:应变或位移、能量及动力学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515 / 25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土木工程材料的本构方程.[M].(美)陈慧发著;余天庆等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  
土木工程材料的本构方程.[M].(美)陈慧发;A.F.萨里普著;余天庆等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  
理论土力学.[M].沈珠江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4]  
弹性力学.[M].吴家龙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5]  
塑性力学引论.[M].王仁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   基于能量耗散与释放原理的岩石强度与整体破坏准则 [J].
谢和平 ;
鞠杨 ;
黎立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7) :3003-3010
[7]   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破坏的应变能密度准则及突变理论分析 [J].
李夕兵 ;
左宇军 ;
马春德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6) :2814-2824
[8]   岩石破坏的能量分析初探 [J].
谢和平 ;
彭瑞东 ;
鞠杨 ;
周宏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5) :2603-2608
[9]   边坡稳定临界破坏状态的动力学评判方法 [J].
吴春秋 ;
朱以文 ;
蔡元奇 .
岩土力学, 2005, (05) :784-788
[10]   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和破坏的区别和关系 [J].
汪闻韶 .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0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