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地集体所有制陷阱——基于农地征用视角的分析

被引:12
作者
赵振军
机构
[1] 山东泰山学院中小城市社区研究所
关键词
农地集体所有制; 陷阱; 农地征用; 农地股份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属性实际上构置了一个陷阱:人们只注意到表面的使用权,而背后的所有权却被掩盖了。在征地过程中,农民表面上只是卖掉了使用权,但实际上是连同所有权一起让渡了,这是一个极具欺骗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土地使用权的交易是明的,土地所有权的丧失是暗的,而拿走使用权就拿走了所有权才是最要命的。这正是农民失地贫困成为"三无"人员和"圈地运动"愈演愈烈的制度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回顾和展望 [J].
张晓山 .
学习与探索, 2006, (05) :172-179+237
[2]   私有制一定高效率、公有制一定低效率吗? [J].
李长征 .
红旗文稿, 2005, (14) :12-13
[3]   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 [J].
赵振军 .
理论学刊, 2005, (04) :25-28+128
[4]   农民收入低位徘徊的制度因素 [J].
陈锡文 .
金融信息参考, 2003, (05)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