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实践与医学整合

被引:65
作者
杜治政
机构
[1] 医学与哲学杂志社
关键词
医学整合; 临床流行病学; 实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05 [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影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推进临床学科间的整合,实现医院与基层医疗的结合,大力发展临床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是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论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 [J].
王永光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 (07) :13-16
[2]   现代医学发展探寻多学科整合之路 [J].
胡大一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 (02) :8-9+13
[3]   哮喘教育与管理: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结合的探索 [J].
何权瀛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 30 (02) :10-13
[4]   中国卒中单元的模式探讨 [J].
王翠兰 ;
张洪斌 .
医学与哲学, 2005, (12) :13-15
[5]   卒中单元的模式及建立 [J].
王拥军 .
中国医刊, 2004, (01) :11-12
[6]   再论医学模式转变的紧迫性 [J].
杜治政 .
中华医学杂志, 2000, (03) :6-8
[7]   论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的交叉性和差异性 [J].
陈元伦 ;
田爱坤 .
医学与哲学, 1986, (10) :13-15
[8]   沿着“四个扩大”的道路改革卫生服务的内容 [J].
梁浩材 .
医学与哲学, 1984, (02) :33-34
[9]   心理因素致病的中介机制初探 [J].
王廷芳 .
医学与哲学 , 1983, (06) :36-37
[10]   论医学心理学对于综合性医院的重要性 [J].
朱琪 .
医学与哲学, 1983, (06) :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