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计算研究

被引:10
作者
赵连军
谈广鸣
韦直林
张红武
江恩惠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3]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
[4] 湖北武汉
[5] 北京
[6] 河南郑州
关键词
悬移质泥沙; 床沙; 泥沙交换; 平衡冲淤物粒径; 黄河下游;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5.02.001
中图分类号
TV142.3 [];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挟沙水流任一粒径组泥沙在输移过程中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一维非恒定挟沙水流悬移质泥沙和床沙交换基本方程;通过引入平衡冲淤物粒径的概念,建立了河床处于淤积与冲刷时冲淤物粒径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一维非恒定挟沙水流悬移质泥沙和床沙交换计算方法。将该成果引入黄河下游一维扩展泥沙数学模型中,采用黄河下游1977年高含沙洪水与1999年汛后至2002年汛前冲刷系列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悬沙与床沙的交换过程,克服分组挟沙力方法的缺陷,使得非均匀沙计算理论上更加完善,应用上更加方便。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下游河道冲淤数学模型预测计算 [J].
张红武 ;
黄玉婕 ;
赵连军 ;
张俊华 ;
江恩惠 .
水力发电学报, 2002, (S1) :139-145
[2]   黄河下游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Ⅰ模型方程与数值方法 [J].
张红武 ;
黄远东 ;
赵连军 ;
江恩惠 .
水科学进展, 2002, (03) :265-270
[3]   黄河下游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Ⅱ模型验证 [J].
张红武 ;
黄远东 ;
赵连军 ;
江恩惠 .
水科学进展, 2002, (03) :271-277
[4]   冲积河流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 [J].
赵连军,张红武,江恩惠 .
泥沙研究, 1999, (04) :51-56
[5]   多沙水库准二维泥沙数学模型 [J].
张俊华 ;
张红武 ;
王严平 ;
张柏山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1999, (01) :47-52
[6]   黄河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J].
韦直林 ;
赵良奎 ;
付小平 .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1997, (05) :22-26
[7]   黄河泥沙冲淤数学模型研究 [J].
王士强 .
水科学进展, 1996, (03) :10-16
[8]   平衡状态下非均匀沙级配的分析研究 [J].
胡海明 .
泥沙研究, 1995, (03) :27-32
[9]   黄河柴家峡水库及下游河道冲淤计算 [J].
孙卫东,梁志勇 .
泥沙研究, 1995, (03) :85-92
[10]   黄河水库-维泥沙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J].
曲少军,吴保生,张启卫,韩巧兰 .
人民黄河, 1994, (01) :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