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95
作者
程式华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浙江杭州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育种材料; 育种方法; 生物技术; 杂交水稻;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0.03.009
中图分类号
S51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概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方面的进展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内容包括现有不育系的改良 ,新不育质源的发掘 ,高配合力恢复系的选育和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及超高产育种探索等。指出以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创制新的育种材料和探索新的育种方法是 2 1世纪杂交水稻发展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水稻品种:现状与展望 [J].
程式华 ;
闵绍楷 .
中国稻米, 2000, (01) :13-16
[2]   从C418的育成看北方杂交粳稻“水涨船高”形势 [J].
张忠旭 ;
杨振玉 .
杂交水稻, 1999, (06) :3-4
[3]   水稻新广亲和恢复系成恢448的选育及利用 [J].
任光俊 ;
陆贤军 ;
李青茂 ;
张翅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2) :56-58
[4]   紫叶标记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中紫S的选育及其配组的杂种优势 [J].
曹立勇 ;
钱前 ;
朱旭东 ;
曾大力 ;
闵绍楷 ;
熊振民 .
作物学报, 1999, (01) :44-49
[5]   对新引进IR不育系的观察与评价 [J].
章善庆 ;
童汉华 ;
陶龙兴 ;
王熹 ;
黄效林 .
杂交水稻, 1999, (01) :13-14
[6]   水稻分子连锁图谱及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 [J].
朱立煌 ;
何平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509-512
[7]   上位性效应是水稻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 [J].
余四斌 ;
李建雄 ;
徐才国 ;
谈移芳 ;
高友军 ;
李香花 ;
张启发 ;
M.A.SaghaiMaroof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8, (04) :333-342
[8]   水稻产量性状遗传机理及分子标记辅助高产育种 [J].
庄杰云 ;
郑康乐 .
生物技术通报, 1998, (01) :2-10
[9]   中国超级稻研究:背景、目标和有关问题的思考 [J].
程式华 ;
廖西元 ;
闵绍楷 .
中国稻米, 1998, (01) :3-5
[10]   亚洲栽培稻的亚种及亚种间杂交稻的认定与分类 [J].
王象坤 ;
李任华 ;
孙传清 ;
李自超 ;
才宏伟 ;
孙新立 .
科学通报, 1997, (24) :2596-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