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人多囊肾病1型致病基因突变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7
作者
张树忠
梅长林
戴兵
孙田美
赵海丹
张殿勇
汤兵
周玉琨
李林
沈学飞
吴玉梅
宋吉
机构
[1]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肾脏病中心
[2]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肾
关键词
肾,多囊; 聚合酶链式反应; DNA突变分析; 多态性,单链构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1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建立适合筛查汉族人多囊肾病 1型致病基因 (PKD1)突变的检测体系。方法 利用设计的 82对引物 [8对针对PKD15′端多拷贝区的长链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引物和 5 7对巢式PCR引物 ,17对针对 3′端单拷贝区PCR引物 ]分别对PKD1的 4 6个外显子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筛检出异常条带后 ,再经测序确定基因突变位点。利用建立的PCR SSCP检测体系对汉族人 2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家系进行PKD1突变检测 ,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 用 82对PCR引物 ,可成功扩增PKD1各个外显子区域 ,并经测序证实为PKD1目的片段。将建立的SSCP PCR基因突变检测体系 ,分别从 2个汉族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ADPKD)家系检测出PKD1基因Del 3bp(G49761 G49763 )和C4 76 2 9T 2个突变 ,其可分别导致编码产物第 382 7位缺失谷氨酸(Glu382 7)和第 35 5 5位丝氨酸 ,而产生由苯丙氨酸 (S35 5 5F)替代的改变。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PCR SSCP检测体系 ,可完成PKD1各外显子区域特异性扩增 ,并成功检测出了汉族人 2个ADPKD家系基因突变位点 ,不仅为PKD1基因突变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宝贵资料 ,而且为下一步汉族人多囊肾病的大规模基因突变筛查和临床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常用的基因诊断技术 [J].
张树忠 ;
周庆文 ;
梅长林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0, (04) :267-269
[2]  
Polycystin: from structure to function. Grande JP. Kidney International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