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不同类型总酚含量与PPO活性研究

被引:18
作者
安佰义
赵飞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花卉生物工程研究所
[2] 东北林业大学花卉生物工程研究所 黑龙江哈尔滨
[3] 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牡丹; 总酚; PPO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5.11 [牡丹];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以19个不同花型或花色的牡丹品种为试材,通过测定牡丹外植体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探讨了影响牡丹组培褐化的内在诱因,以期为牡丹的组织培养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牡丹研究进展 [J].
郭绍霞 ;
张玉刚 ;
任茹 .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3, (02) :116-121
[2]   牡丹、芍药繁殖与育种研究现状 [J].
高志民 ;
王雁 ;
王莲英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4) :75-79
[3]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抗褐化研究进展 [J].
周俊辉 ;
周家容 ;
曾浩森 ;
王国彬 ;
祝展平 .
园艺学报, 2000, (S1) :481-486
[4]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问题 [J].
高国训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06) :501-506
[5]   组织培养过程中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研究 [J].
罗晓芳 ;
田砚亭 ;
姚洪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1) :98-101
[6]   桃果实发育中褐变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 [J].
陈秀芳,王坤范 .
园艺学报, 1995, (03) :230-234
[7]   莱阳茌梨果实褐变与多酚氧化酶及酚类物质区域化分布的关系 [J].
鞠志国 ;
朱广廉 ;
曹宗巽 .
植物生理学报, 1988, (04) :356-361
[8]   采后荔枝果皮色素、总酚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J].
林植芳 ;
李双顺 ;
张东林 ;
林桂珠 ;
李月标 ;
刘淑娴 ;
陈绵达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8, (01) :40-45
[9]   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的研究 [J].
谭兴杰 ;
周永成 .
植物生理学报, 1987, (02) :19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