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关联与创新传导的影响分析

被引:10
作者
靳景 [1 ,2 ,3 ]
张耀坤 [2 ,4 ]
宋昱晓 [1 ,2 ,3 ]
余江 [2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3] 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
[4]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网络分析; 创新传导; 产业关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服务经济时代,部门间的技术经济关系形成了动态的产业创新传导网络,生产性服务业在其中,作为配套产业,其创新投入与转化对于产业转型升级、产融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结合投入产出和网络分析,从新视角构建修正的创新传导矩阵,测算不同部门的相对创新溢出和相对创新吸收能力,在产业创新传导模式研究基础上将各部门参与产业关联的方式归纳为创新关联、创新溢出—产品需求、产品供给—创新吸收和产品供需四类方式,并分别对四类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进行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网络分析法构建产业创新传导网络,分析产业创新传导路径,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关联和创新传导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动。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参与产业关联的方式由"创新传导"逐渐转变为"产品供给—创新吸收"方式,说明了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产融创新转型的要求,对其它部门提供的中间产品的技术性和知识性有待提高。在创新传导网络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逐渐退出创新互动关系,变为单向传导,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材料成为创新互动的活跃部门。产业创新传导网络集中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两阶段特征,网络呈现由分散向集中的变化趋势,创新溢出表现为层级式,创新吸收表现为扁平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服务业结构升级能够推动产业发展吗?——基于有效结构变化指数(ESC)的实证分析 [J].
张建华 ;
郑冯忆 .
改革, 2020, (01) :59-75
[2]   高技术服务业对中国制造业效率影响动态变迁 [J].
华广敏 .
科学学研究, 2019, 37 (12) :2168-2175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创新经济增长 [J].
刘丽萍 ;
刘家树 .
经济经纬, 2019, 36 (05) :25-32
[4]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金融业产业关联分析 [J].
张芹 .
经济研究导刊, 2019, (23) :46-48
[5]   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 [J].
张志斌 ;
公维民 ;
张怀林 ;
王凯佳 ;
赵航 .
经济地理, 2019, 39 (09) :112-121
[6]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J].
周小亮 ;
宋立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19, (04) :53-64
[7]   长三角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空间极化与辐射分析 [J].
史安娜 ;
刘海荣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3) :29-36+106
[8]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白雪 ;
宋玉祥 .
人文地理, 2019, 34 (03) :118-127
[9]   数字创业:数字化时代创业理论和实践的新趋势 [J].
余江 ;
孟庆时 ;
张越 ;
靳景 .
科学学研究, 2018, 36 (10) :1801-1808
[10]   深度数字化如何重塑服务创新 [J].
温雅婷 ;
靳景 ;
刘佳丽 ;
余江 .
清华管理评论, 2018, (09) :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