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女性化与老龄化趋势:新农村视域下的反思与解困

被引:1
作者
周庆行
宋常青
机构
[1]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女性化,老龄化,农业劳动力; 核心要素,外围要素,风险,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42.6 [妇女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农业女性化和老龄化实质上是生产力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劳动者的女性化和老龄化。当前,我国农业女性化与老龄化的主要特征为:男女角色互换;区域差别明显;持久性与集成性。由此带来的风险是:阻碍女性劳动者的发展和降低农业生产率。因此,基于新生产力要素理论,政府应着力提升女性劳动者这一核心生产要素的素质,提供和开发诸如信息、科技等外围生产要素,以使女性劳动者与外围生产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突破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来自重庆市的调查 [J].
周庆行 ;
曾智 ;
聂增梅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 (01) :63-66
[2]   农业生产的女性化趋势与农业科技推广研究 [J].
张凤路 ;
刘雪春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1, (04) :64-65
[3]   试论农业女性化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影响 [J].
李新然 ;
方子节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9, (02) :25-27
[4]   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 [J].
高小贤 .
社会学研究, 1994, (02) :83-90
[5]  
农村老年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刘书鹤;刘广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  
生产力经济学.[M].薛永应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7]  
生产力经济概论.[M].熊映梧 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8]  
列宁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