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的超越及意义

被引:3
作者
彭树涛 [1 ,2 ]
李建强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发生学; 方法; 理论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完成了对近代发生学方法的超越,形成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解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范式。这一方法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辩证性等理论品质,有助于从发生维度及其内在联系,科学阐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动态的发生过程,对社会历史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结构史学与德国中世纪史研究 [J].
王亚平 .
世界历史, 2015, (01) :129-138+160
[2]  
马基雅维里主义[M]. 商务印书馆 , (德) 迈内克, 2008
[3]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4]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5]  
德意志意识形态[M]. 人民出版社 , [(德)马克思, 200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2002
[7]  
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著, 2001
[8]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 商务印书馆 , [德]康德, 1990
[9]  
作为认识论和逻辑的辩证法[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苏]П·В·柯普宁, 1984
[10]  
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M]. 商务印书馆 , 洪谦 主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