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共赢:南京与青奥会共成长

被引:34
作者
高力翔
王凯
机构
[1] 南京体育学院
关键词
青奥会; 南京; 共生;
D O I
10.15877/j.cnki.nsic.2011.02.027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青奥会在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南京举办,于南京于青奥会而言都是一个共生共赢的历史契机。南京与青奥会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着诸多共性:青少年教育、世界性的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诉求等等。共同的价值追求决定了二者的共生共赢:南京对青奥会发展带来"沃土"——南京将进一步丰富青奥会的精神和内涵、南京将进一步完善青奥会的形式、南京的硬件条件将促进青奥会的世界传播;青奥会为南京发展注入"活力"——青奥会将带动南京城市硬实力的发展、促进南京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南京的国际知名度。要实现二者的互利共生就要优化共生环境、创新共生模式、化解共生阻力、拓展共生界面。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教育、文化分享与环保:解构青少年奥运会的创新理念 [J].
鲍巨彬 ;
岳游松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1) :21-22
[3]   青奥会目标对青少年体育人文教育的导向 [J].
蒋荣 ;
颜月乔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1) :18-20
[4]   耦合性:探究南京承办2014年“青奥会”的成功之道 [J].
王凯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1) :29-32
[5]   图书馆知识联盟的共生理论研究 [J].
龙叶 ;
白庆珉 .
情报科学 , 2008, (01) :18-23
[6]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 [J].
曲亮 ;
郝云宏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4, (05) :371-374
[7]   奥林匹克号角为青年而吹响 [J].
任海 .
中国青年研究, 2001, (05) :21-23
[8]  
和谐与共生[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袁纯清,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