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制约因素与模式选择

被引:53
作者
刘明月 [1 ]
冯晓龙 [2 ]
冷淦潇 [3 ]
仇焕广 [3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关键词
产业扶贫; 产业兴旺; 制约因素; 模式选择;
D O I
10.13246/j.cnki.iae.2021.10.005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但部分地区的脱贫成果还不稳固,面临着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农户内生动力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带贫不强等制约因素。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是这些地区克服制约因素、巩固产业扶贫成果、接续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产业扶贫经典模式的基础上,提炼出以政府为核心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市场为核心的"产业基金+龙头企业+贫困地区资源+农户"模式和以社会力量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政府+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三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揭示这些模式的特征和适用条件,为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依据。未来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产业扶贫政策的福利效应及模式比较研究 [J].
朱红根 ;
宋成校 .
农业经济问题, 2021, (04) :83-98
[2]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基于贫困人口微观追踪数据 [J].
李芳华 ;
张阳阳 ;
郑新业 .
经济研究, 2020, 55 (08) :171-187
[3]   产业扶贫成败的多重逻辑及其组合研究——基于42个典型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J].
姜庆志 ;
胡炎平 .
农村经济, 2020, (06) :74-82
[4]   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逻辑关系、面临困境及实现路径 [J].
刘明月 ;
汪三贵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57 (04) :137-144
[5]   反贫困与国家治理——中国“脱贫攻坚”的创新意义 [J].
燕继荣 .
管理世界, 2020, 36 (04) :209-220
[6]   中国的脱贫奇迹何以造就?——中国扶贫的精准行政模式及其国家治理体制基础 [J].
王雨磊 ;
苏杨 .
管理世界, 2020, 36 (04) :195-209
[7]   贫困县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J].
刘学敏 .
中国软科学, 2020, (03) :79-86
[8]   政府贫困治理的多元逻辑与精准扶贫的逻辑弥合 [J].
邢成举 .
农业经济问题, 2020, (02) :31-39
[9]   新中国70年产业扶贫政策:演变路径、经验教训及前景展望 [J].
吕开宇 ;
施海波 ;
李芸 ;
张姝 .
农业经济问题, 2020, (02) :23-30
[10]   党建扶贫机制、模式及挑战研究 [J].
李思经 ;
张永勋 ;
钟钰 ;
刘明月 .
农业经济问题, 2020, (01) :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