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技术监测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李军 [1 ]
石理 [1 ]
陈曦 [1 ]
姜小飞 [1 ]
朱媛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
[2]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彩超室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非洛地平;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动脉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采用血管弹性量化分析技术-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技术)观察非洛地平对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首次诊断原发性高血压(WHO/ISH原发高血压诊断标准),最终符合实验要求56例纳入高血压治疗组,以血压水平正常范围内56人为健康对照组。高血压治疗组患者服用非洛地平(5~10 mg/d),随访24周,治疗前后测定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及心率,并利用ET技术获取动脉弹性功能指标,包括僵硬度指数、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反射波增强指数、压力-应变弹性指数、动脉顺应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①治疗前高血压治疗组的收缩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僵硬度指数、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压力-应变弹性指数各项指标均值都比健康对照组高(P<0.05);动脉顺应性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②高血压治疗组使用非洛地平24周后,收缩压、僵硬度指数、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压力-应变弹性指数比用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动脉顺应性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用药前后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①应用ET技术可无创、直观监测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减低。②非洛地平能显著改善早期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作用,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207 / 220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非洛地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NF-κB的影响[J]. 杜晓冬,张蜀,曹钰,聂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5)
[2]   非洛地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IL-8的影响 [J].
张蜀 ;
孙常丽 ;
曹钰 .
西部医学, 2009, 21 (02) :182-184
[3]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颜丹 ;
何文 ;
邬冬芳 .
中国卒中杂志, 2007, (07) :578-580
[4]   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周磊 ;
温国明 ;
郭民法 ;
黄霞 ;
何万红 ;
宁景春 ;
张春蓉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6, (05) :41-43
[5]   应用E-Tracking技术评价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 [J].
杨晓英 ;
张静 ;
姚运明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5, (05) :37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