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体重指数及其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被引:73
作者
顾东风
黄广勇
吴锡桂
段秀芳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群体遗传学及防治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群体遗传学及防治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群体遗传学及防治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
关键词
体重; 心血管疾病; 患病率; 比值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人群的体重指数与主要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并探讨适合中国成年人的体重指数标准。方法 利用 1991年第三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的成年人 (18岁及以上 ) 881498人的资料。分析体重指数在中国的分布状况 ,不同体重指数人群的心血管病患病率 ;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调整年龄、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 ,分析不同体重指数人群的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合并两种以上疾病的患病危险。以平均数± 1个标准差和平均数± 1 96个标准差分别作为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切点。结果 成年人体重指数均值为 2 1 7kg/m2 ± 3 1kg/m2 ,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 2 1 5kg/m2 ± 2 9kg/m2 和 2 1 8kg/m2 ± 3 3kg/m2 ,体重指数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至 45~ 5 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后 ,又有一下降趋势。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切点分别是 2 4 8kg/m2 和2 7 8kg/m2 。调整年龄后 ,我国北部、西部和南部地区人群的体重指数均值分别为 2 2 4kg/m2 ± 3 3kg/m2 ,2 1 5kg/m2 ± 3 0kg/m2 和 2 1 1kg/m2 ± 2 9kg/m2 ,任意两组间差异都有显著意义 (P <0 0 1)。随体重指数升高 ,高血压、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患病呈增加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调整年龄、吸烟和饮酒量后 ,以体重指数 <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人群监测(中国MONICA方案)Ⅰ.发病率和死亡率监测结果[J]. 吴兆苏,姚崇华,赵冬,吴桂贤,王薇,刘静,曾哲淳,吴英恺.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01)
[2]  
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曾光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