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中国人文旅游基地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春梅
[1
]
葛雨婷
[1
]
席建超
[2
,3
]
杨俊
[1
,3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人文旅游基地;
适宜性;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1.6 [];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人文旅游基地是中国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和人文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当前中国文化旅游产业资源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发展和未来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为依托,运用GIS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评价人文旅游资源基础指标、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发展潜力。目前,国家人文旅游基地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景城一体"的旅游区和依托区关系,通过人文廊道建设和文化挖掘的形式促进城市化的加快和城市群的崛起,对中国人文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产业发展的空间导向,得到人文旅游产业的适宜度空间分布,从而提出促进人文旅游发展水平的合理建议,对于旅游化进程下的人文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果显示: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亚区为人文旅游适宜性等级最高的地区。人文旅游很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淮河流域文化区、荆湘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岭南文化副区、台湾海峡文化副区、鄱阳文化副区和中原文化副区;人文旅游基本适宜区在中国各文化区均有分布,但主要位于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关东文化副区和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221 / 2232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