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振生
刘社平
机构
[1]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物深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地层层序; 体系域; 体系; 高水位期; 低水位期; 海进期;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1995.02.013
中图分类号
P539 [各类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沉积横向上包括了台地至盆地型的碳酸盐岩沉积,厚约3000~5000m。从地震反射结构上可划分为三个体系域;低水位期体系域为一套向东呈楔形发散的中振幅反射结构,分布范围仅在盆地的东北部;海进期体系域为一套约1OO~15Oms的中-强振幅高连续性反射,平面呈席状,在盆地的大范围分布;高水位期体系域为一套1s厚的反射层,根据反射结构可进一步划分为保持型(keepup)和追赶型(catchup)两种碳酸盐岩体系。保持型碳酸盐岩体系(域)在台地为低频高连续性反射特征,在台地边缘为杂乱—空白反射,在台地边缘斜坡为斜交前积反射,在盆地为中振幅连续反射。追赶型碳酸盐岩体系(域)总体均为弱振幅空白反射,此层序的顶界为一区域不整合面,属类型Ⅰ层序界线。目前已在顶界局部构造上钻井见工业油气流。根据岩相解释,预测出寒武系一下奥陶统的有利储集相带为台地边缘和台地前缘斜坡相。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6+291 +291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