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颈动脉体瘤的MRI和MRA表现
被引:2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军
周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周康荣
陈祖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陈祖望
施伟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施伟斌
沈继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沈继章
陈财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陈财忠
机构
:
[1]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来源
:
临床放射学杂志
|
2000年
/ 05期
关键词
:
颈动脉体瘤;
副神经节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D O I
:
10.13437/j.cnki.jcr.2000.05.008
中图分类号
:
R732.21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的MRI及MRA表现。材料与方法 13例 15个颈动脉体瘤术前SET1WI及FSET2 WI检查 ,其中行 2DTOFMRA检查者 12个 ,SET1WI增强检查者 10个。结果 15个颈动脉体瘤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 ,13个骑跨于颈动脉分叉(86 .6 6 % )。T1WI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 ,T2 WI表现为混合高信号。SET1WI 13个肿块内可见流空信号 (86 .6 6 % ) ,FSET2 WI均可见流空信号 (10 0 % )。 14个颈动脉体瘤周边可见低信号包膜 (93 .33 % )。 12个行MRA检查者 9个表现为颈动脉分叉扩大 (75 % ) ,其中4个可见肿瘤血管 (33 .33 % ) ,10个增强检查均表现为明显强化。结论 颈动脉体瘤有特征性的MRI及MRA表现 ,MRI及MRA是颈动脉体瘤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动态增强MRA的临床研究
[J].
杨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杨军
;
周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周康荣
;
陈祖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陈祖望
;
杨培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杨培强
;
陈财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陈财忠
;
沈继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沈继章
;
施伟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施伟斌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
(06)
:38
-41
[2]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J].
卢世秋,李卫东,刘达根,杨伟炎,许红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济南医院耳鼻咽喉科
卢世秋,李卫东,刘达根,杨伟炎,许红民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4,
(04)
:240
-242
[3]
DSA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评价
[J].
邹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
邹英华
;
蒋学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
蒋学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勃
.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0,
(04)
:190
-191+228
[4]
颈动脉体瘤血管造影诊断(附9例分析)
[J].
周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周康荣
;
洪应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洪应中
;
施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施群
.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6,
(01)
:17
-19+60
[5]
颈动脉体瘤的X线诊断
[J].
樊长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樊长姝
;
解毓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解毓章
;
汪忠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汪忠镐
;
吴家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吴家昌
;
刘子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刘子江
;
冯昌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冯昌宗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88,
(02)
[6]
腹部介入放射学[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王建华等 主编, 1998
[7]
实用外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石美鑫 主编, 1992
←
1
→
共 7 条
[1]
动态增强MRA的临床研究
[J].
杨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杨军
;
周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周康荣
;
陈祖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陈祖望
;
杨培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杨培强
;
陈财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陈财忠
;
沈继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沈继章
;
施伟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施伟斌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
(06)
:38
-41
[2]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J].
卢世秋,李卫东,刘达根,杨伟炎,许红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济南医院耳鼻咽喉科
卢世秋,李卫东,刘达根,杨伟炎,许红民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4,
(04)
:240
-242
[3]
DSA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评价
[J].
邹英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
邹英华
;
蒋学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
蒋学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勃
.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0,
(04)
:190
-191+228
[4]
颈动脉体瘤血管造影诊断(附9例分析)
[J].
周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周康荣
;
洪应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洪应中
;
施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施群
.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6,
(01)
:17
-19+60
[5]
颈动脉体瘤的X线诊断
[J].
樊长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樊长姝
;
解毓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解毓章
;
汪忠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汪忠镐
;
吴家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吴家昌
;
刘子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刘子江
;
冯昌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冯昌宗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88,
(02)
[6]
腹部介入放射学[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王建华等 主编, 1998
[7]
实用外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石美鑫 主编, 199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