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肥方式对西藏中部退化土壤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蔡晓布
机构
[1] 不详
[2] 西藏农牧学院农学系 林芝
[3] 不详
关键词
退化土壤; 培肥方式; 肥力恢复;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2.02.004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对西藏中部土壤复退过程中土壤物理、化学 (养分 )、生物变化及其效应进行了探讨 ,初步结果表明 ,在西藏高原生态条件下 ,有机肥 ,特别是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在短期内对降低土壤容重 ,提高土壤孔度 ,增加 1~ 3 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 ,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促进土壤生物繁殖具有显著作用 ,并呈随有机肥投入量递增而显著增加的趋势 ,化肥 (包括化肥平衡施用 )的综合效应则相对较低。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供钾水平是退化土壤肥力恢复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不同培肥方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构成中细菌均占绝对优势 ,对作物营养具较大贡献 ;化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不利于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67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实现100万吨粮食潜力在科技
    邓和
    [J]. 西藏农业科技, 1996, (04) : 2 - 6
  • [2] 土壤退化及其防治
    赵其国
    [J]. 土壤, 1991, (02) : 57 - 60+86
  • [3] 基础土壤学[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熊顺贵主编, 2001
  • [4]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 [5] 中国土壤肥力[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沈善敏主编, 1998
  • [6] 农业化学[M]. 农业出版社 , 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学院主编,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