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历程、经验及启示

被引:12
作者
毛胜根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次区域合作; 合作机制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46 [区域间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自1992年提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特点:多层次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多样化的合作机制、循序化的合作进程、多管齐下的合作手段等,成为东南亚乃至世界次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成功的经验启示我们,在今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过程中应树立区域公共管理的理念、建立多层次、网络状的区域协调体系、建立多样化的合作机制与手段并注重合作进程的循序渐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泛北经济建设中的政府合作困境及其突破 [J].
毛胜根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4) :82-85
[2]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二十年投资及其地域分异研究 [J].
刘闯 ;
王晋年 ;
曾澜 .
世界地理研究, 2009, 18 (02) :16-28
[3]   泛北部湾合作中的多国政治文化差异与融合问题 [J].
陈元中 .
学术论坛, 2008, (01) :62-65+107
[4]   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 [J].
杨爱平 ;
陈瑞莲 .
江西社会科学, 2004, (11) :23-31
[5]  
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构建[D]. 李晓燕.西南政法大学. 2008
[6]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果显著前景日显广阔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