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夜郎组分层特征与岩相古地理分析

被引:3
作者
黄继
机构
[1] 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夜郎组; 分层特征; 岩相古地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对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的岩性、岩相、结构构造、古生物组合和古生态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利用区域地质、普查与铁路隧道勘查成果,研究了贵州西北部夜郎组地层的分层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早三叠世,该区处于浅海至滨海,沉积以台地相碳酸盐岩为主,夹少许粘土岩。夜郎组至茅草铺早期,海水略深,沉积物主要为石灰岩,生物主要为瓣鳃类,有较多藻类和少量菊石。茅草铺中晚期,海水变浅,为局限海和泻湖,生物稀少,沉积物以白云岩为主,并有膏盐。从夜郎组岩石组合特征上看,第二段上部约厚20m的淀晶-鲕粒石灰岩成为该层位岩性、厚度稳定的标志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2+106 +10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贵州桐梓松坎剖面中、下三叠统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J].
胡广成 ;
鲍志东 ;
张震 ;
罗小玉 ;
蔡雨 ;
刘丽 .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2) :195-204
[2]   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姚家组分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王树恒 ;
周华 ;
梁江平 .
地层学杂志, 2008, (03) :327-332
[3]   蠕虫状灰岩成因新解 [J].
钱守荣 .
淮南矿业学院学报, 1995, (03) :15-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