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沙麦岩体:正εNd(t)值的过铝质花岗岩

被引:12
作者
胡朋 [1 ]
聂凤军 [1 ]
赫英 [2 ]
刘妍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后造山; 伸展作用; 过铝质; 壳-幔相互作用; 沙麦岩体; 大兴安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内蒙古沙麦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中段西坡,是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花岗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岩体中脉岩和围岩捕虏体较为发育,岩性组合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似斑状花岗岩。在化学成分上,沙麦岩体以铝弱过饱和,富硅,全碱含量中等和低磷为特点,标准矿物中刚玉分子大于1%,可归为过铝质 S 型花岗岩。在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上,岩体富 Rb、Th、U、Ta,贫 Ba、Sr、P、Ti,Rb/Sr 比值高,K/Rb 比值低,Eu 负异常明显。在 Nd 同位素组成上,岩体 Nd 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除一件样品εNd(t)值为负值以外,普遍以具正εNd(t)值为特点,T2DM值介于275.79~1048.41Ma 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沙麦岩体形成于晚中生代后造山的岩石圈伸展环境中,是幔源基性岩浆底侵及其诱发的壳-幔混合岩浆,同化中上地壳泥质围岩并经高程度分离结晶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781 / 27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