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相对生产率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一个经验检验

被引:22
作者
王雪珂
姚洋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实际汇率; 两国相对生产率; 结构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7 [国际资金流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采用1980~2008年91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更能代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S效应)的"两国相对生产率"指标,对B-S效应进行了重新检验;同时,我们也重新检验了王泽填和姚洋(2009)关于结构转型抑制B-S效应的结论。研究发现采用两国相对生产率指标计算的B-S效应仍然成立;而使用农村人口比重表征结构转型阶段的研究还表明,一个经济体越处于结构转型的初期,B-S效应对其实际汇率的作用越小。这些结论对模型设定、样本选择和部门分类等都具有高度稳健性。进一步检验还表明,劳动力自由流动受限会抑制实际汇率升值,即使选择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也无法维持实际汇率被长期低估。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3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对外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与决定因素——一个基于面板数据的衡量 [J].
许德友 ;
梁琦 ;
张文武 .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6) :1-13
[2]   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J].
王泽填 ;
姚洋 .
世界经济, 2009, (04) :38-49
[3]   我国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国际比较(1978—2005)——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关系的重新考察 [J].
卢锋 ;
刘鎏 .
经济学(季刊), 2007, (02) :357-380
[4]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两部门生产率差异的关系——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实证分析 [J].
王苍峰 ;
岳咬兴 .
财经研究, 2006, (08) :71-80
[5]   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实证研究 [J].
吴丽华 ;
王锋 .
经济研究, 2006, (07) :15-28
[6]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 [J].
施建淮 ;
余海丰 .
经济研究, 2005, (04) :34-45
[7]   中国汇率制度的现实选择及调控 [J].
胡援成 ;
曾超 .
金融研究, 2004, (12) :59-74
[8]   人民币均衡汇率实证研究 [J].
储幼阳 .
国际金融研究, 2004, (05) :19-24
[9]   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估计与实际汇率错位的测算 [J].
林伯强 .
经济研究, 2002, (12) :60-69+92
[10]   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 [J].
俞萌 .
世界经济, 2001, (05) :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