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储集层水力裂缝网络扩展规模评价方法

被引:76
作者
侯冰 [1 ]
陈勉 [1 ]
李志猛 [1 ]
王永辉 [2 ]
刁策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关键词
页岩; 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 裂缝网络; 裂缝沟通面积; 岩石力学; 储集层改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裂缝性页岩水力压裂模拟实验,分析了页岩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提出了裂缝扩展规模评价方法,并研究了地质及工程因素对裂缝扩展的影响。利用"裂缝沟通面积"作为水力压裂效果的评价指标,结合压裂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后发现:页岩水力压裂可产生复杂裂缝网络;脆性页岩地层地应力差越小、水力裂缝与层理面距离越短,裂缝沟通面积越大,水力裂缝遇到天然裂缝后越易发生滑移转向,压裂后裂缝形态越复杂;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页岩的层理面方向正交或呈大角度、与开度较好的天然裂缝间的逼近角接近90°时,更易形成裂缝网络;脆性矿物含量高的页岩造缝能力更好;压裂液黏度较低、排量较大时,裂缝沟通面积较大,变排量压裂会增强水力裂缝沟通天然裂缝或层理的作用,开启更多的天然裂缝网络。图7表3参15
引用
收藏
页码:763 / 7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页岩气储层水力裂缝转向扩展机制 [J].
陈勉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 (05) :88-94
[2]  
Hydraulic fracture initiation theory for a horizontal well in a coal seam[J]. Hou Bing,Chen Mian,Wang Zheng,Yuan Jianbo,Liu Ming.Petroleum Science. 2013(02)
[3]   结合CT技术的火山岩水力裂缝延伸实验 [J].
贾利春 ;
陈勉 ;
孙良田 ;
孙志宇 ;
张伟 ;
朱千千 ;
孙振 ;
金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3) :377-380
[4]   页岩气藏网状裂缝系统的岩石断裂动力学 [J].
赵海峰 ;
陈勉 ;
金衍 ;
丁云宏 ;
王永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4) :46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