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大螟种群增长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顾海南
机构
[1] 南京农学院植保系
关键词
大螟; 有效积温; 不同温度; 实验种群; 世代存活率; 稻蛀茎夜蛾; 水稻害虫; 种群增长; 起点温度; 历期; 年龄组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螟未成熟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55℃和649.21日度。大螟的世代存活率以29℃温度下最高,成虫繁殖力以23℃温度下最大。就大螟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γm)而言,也是当环境温度为29℃时最大,γm=0.11,相应的周限增长速率λ=1.12/天,世代平均历期T=34.24天,净繁殖率R_o=39.60。内禀增长能力与环境温度大致呈二次抛物线趋势。在该种群的理论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都占有很高的比例,成虫不到1%。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温度对棉铃虫实验种群生长的影响 [J].
吴坤君 ;
陈玉平 ;
李明辉 .
昆虫学报, 1980, (04) :358-368
[2]   杂交稻与螟害 [J].
陆自强 .
昆虫知识, 1979, (05) :204-207
[3]   不同温度下的棉铃虫实验种群生命表 [J].
吴坤君 ;
陈玉平 ;
李明辉 .
昆虫学报, 1978, (04) :38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