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茂县四种人工林凋落物研究

被引:11
作者
孔维静
郑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人工林; 凋落物; 云南松; 日本落叶松; 连香树; 油松; 四川茂县;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04.04.007
中图分类号
S718.55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四川省茂县四种人工林的年凋落量、凋落物组成、凋落动态及分解率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云南松、日本落叶松、连香树、油松这四种人工林的年凋落量依次为6.42、4.87、3.79、3.45t·hm-2a-1;四种人工林其叶的年凋落量占年总凋落量的比例明显大于其它组分的;四种人工林其叶的凋落集中在10、11月,呈现出明显的温带森林凋落的特征;连香树、日本落叶松、油松、云南松其花的凋落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月、4月、6月和6~7月;日本落叶松和油松、云南松其果的凋落高峰期分别出现在9月和4月;叶鞘和芽鳞分别在8月和7月时出现最大凋落量;其它组分凋落的动态规律不明显;各人工林凋落物的分解率随其阔叶所占总凋落量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岷江上游毛榛、辽东栎灌丛及3种人工幼林土壤种子库的比较 [J].
刘文胜 ;
曹敏 ;
唐勇 .
山地学报, 2003, (02) :162-168
[2]   岷江上游雨季南北坡小气候特征比较 [J].
张一平 ;
刘玉洪 ;
窦军霞 ;
何云玲 ;
郭萍 ;
葛在伟 .
山地学报, 2002, (06) :680-686
[3]   用关联度和聚类分析法研究连香树人工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J].
潘开文 ;
刘照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161-167
[4]   岷江上游大沟流域驱动植被退化的人为干扰体研究 [J].
包维楷 ;
刘照光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9, (03) :2-8
[5]   10a生连香树人工群落生物量研究 [J].
潘开文 ;
刘照光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9, (02) :10-19
[6]   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J].
陈立新 ;
陈祥伟 ;
段文标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23-28
[7]   西藏林芝云杉林凋落物的特征研究 [J].
王建林 ;
陶澜 ;
吕振武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6) :87-91
[8]   小良热带人工混交林的凋落物及其生态效益研究 [J].
任海 ;
彭少麟 ;
刘鸿先 ;
余作岳 ;
方代有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5) :11-15
[9]   保留带与造林带的小气候和水分比较研究 [J].
潘开文 ;
刘照光 ;
陈庆恒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8, (03) :298-304
[10]   天山森林凋落物和枯枝落时层的研究 [J].
李叙勇 ;
孙继坤 ;
常直海 ;
郝瑶琴 ;
陈冰 ;
蒋平安 .
土壤学报, 1997, (04) :40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