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农田不同结构垄作的生态生产效益研究

被引:18
作者
刘目兴
王静爱
刘连友
盖永芹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3]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
[4] 北京
[5]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6]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实验室
[7]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垄作; 土壤水分; 地上生物量; 理论产量; 旱作农田;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6.029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垄作是沙区旱作农田常用的集水抗旱耕作技术。通过野外试验,对油菜生长季内不同结构的垄作与平作下土壤水分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动态观测,并对油菜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垄作下土壤耕作层水分含量比平作下增加了3.5%12.2%。垄作还降低了生长季内土壤含水量的波动幅度,改变了其垂直分布,使湿润锋位于耕作层,有利于油菜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对缓解干旱对作物生长的胁迫有积极作用。对生长季内油菜干物质的累积速率、生长季末地上生物量、单株角果数及千粒重比较,垄作均高于平作。但结构不合理的垄作下植株密度的降低会导致油菜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低于平作。而垄高25 cm、垄沟比1/24的垄作不仅具有集水抗旱的生态效益,而且较其它结构的垄作及平作更能促进油菜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是旱作农田油菜种植较为适宜的耕作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旱作农田沟垄微型集雨结合覆盖玉米种植试验研究 [J].
李小雁 ;
张瑞玲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45-48+52
[2]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模式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效益研究 [J].
杨一松 ;
王兆骞 ;
陈欣 ;
张如良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5) :84-87
[3]   三峡库区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技术效益评价 [J].
廖晓勇 ;
陈治谏 ;
刘邵权 ;
罗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37-40
[4]   垄沟耕作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分布试验研究 [J].
吕殿青 ;
邵明安 ;
王全九 .
土壤学报, 2003, (01) :147-150
[5]   冀西北风沙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分析 [J].
龚学臣 ;
杨立廷 ;
牛瑞明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2) :89-92
[6]  
中国黄土高原生态农业[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卢宗凡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