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悬河的形成演化研究

被引:7
作者
魏常兴
刘海龄
黄鼎成
张毅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4] 北京
[5] 广州
关键词
黄河; 悬河; 特征; 要素; 演化阶段;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02.01.012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本文以黄河为例 ,首先分析了悬河的特点 :①位于河流的下游 ;②悬河段无支流补给 ,流域面积小 ;③易决堤、易断流 ;④是自然营力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然后总结出悬河形成的 3要素 :①丰富的泥沙 ,上中游携带来丰富的泥沙是悬河形成的物质基础 ;②开阔的空间 ,下游开阔低平的地形为悬河的形成提供了必需的空间 ;③人类活动 ,筑堤修坝 ,使悬河的形成成为可能。最后根据悬河在不同演化时期的不同特点 ,把悬河的演化划分为 5个阶段 :①幼年期悬河 ;②青年期悬河 ;③成年期悬河 ;④老年期悬河 ;⑤衰亡期悬河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河下游悬河稳定性环境地学研究 [J].
罗国煜 ;
储同庆 ;
阎长虹 ;
刘怀璞 ;
温彦 ;
张连胜 .
地质论评, 1997, (04) :441-448
[2]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叶青超 主编, 1994
[3]   黄河干流下游断流的径流序列分析 [J].
刘昌明 ;
成立 .
地理学报, 2000, (03) :257-265
[4]   论两类环境和两类悬河问题的研究 [J].
罗国煜 .
工程地质学报, 2000, (01) :3-6
[5]   黄河下游河道改道问题探讨 [J].
方建华 ;
谢俊卿 ;
程生平 ;
任润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1) :21-23
[6]   黄河断流的态势、成因与科学对策 [J].
陈霁巍 ;
穆兴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1) :31-35
[7]   论黄河下游断流问题 [J].
刘传正 .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4) :418-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