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负反转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48
作者
汤良杰
金之钧
张一伟
陆克政
机构
[1]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负反转,负反转构造,主反转期,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负反转构造带长达200km以上,宽10~30km,位于南天山山前库车前陆拗陷的前缘隆起部位。主要负反转构造类型包括大型负反转断裂、反转掀斜断块和“垒堑叠加型”反转构造。塔北隆起大型负反转断裂经历了早期冲断和后期反转过程(如轮台和牙哈断裂带),往往有基底层序卷入。平衡剖面分析结果揭示,反转构造的主反转期为白垩纪—第三纪,塔北隆起北部圈闭形成期和油气成藏期与主反转期相对应。塔北隆起负反转构造带形成机制受先存基底构造形迹或软弱带及前陆拗陷前缘隆起部位局部引张应力场控制。塔北隆起负反转构造的存在不仅决定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特征,而且对于揭示中国西北地区构造变形类型和变形方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探讨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的正反转构造 [J].
谢晓安 ;
胡素云 ;
卢华复 .
地质论评, 1998, (01) :1-6
[2]   反转构造与油气圈闭 [J].
陈昭年,陈发景 .
地学前缘, 1995, (03) :96-102
[3]   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分类及构造样式分析 [J].
刘和甫 .
地球科学, 1993, (06) :699-724+814
[4]   中国沉积盆地演化与联合古陆的形成和裂解 [J].
刘和甫 .
现代地质, 1992, (04) :480-493
[5]  
塔里木盆地演化和构造样式[M]. 地质出版社 , 汤良杰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