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NIM陆面过程模式的研究Ⅱ:青藏高原夏季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7
作者
:
邵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
邵海燕
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
陈万隆
机构
:
[1]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
来源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
2001年
/ 01期
关键词
:
NIM5层陆面模式;
青藏高原;
陆面特征;
数值模拟;
D O I
:
10.13878/j.cnki.dqkxxb.2001.01.003
中图分类号
:
P435 [数值试验];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1 ;
摘要
:
采用南京气象学院 (NIM) 5层陆面过程模式 ,利用 1 979年 5~ 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模拟和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陆面特征和地表能量特征。并将模拟值与根据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感热和潜热以及观测得到的净辐射、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NIM 5层陆面过程模式可以模拟青藏高原夏季不同下垫面情形下的能量交换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NIM陆面过程模式的研究:模式建立与对比研究
[J].
邵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
邵海燕
;
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
陈万隆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4)
:485
-493
[2]
一个新的植被参数化方案研究
[J].
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
陈万隆
;
邵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
邵海燕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
不详
.
生态农业研究 ,
2000,
(01)
:69
-74
[3]
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相互作用下陆面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强
;
赵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鸣
.
高原气象 ,
1998,
(04)
:2
-13
[4]
干旱及半干旱区土壤水热传输模式研究
[J].
孙菽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孙菽芬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牛国跃
;
洪钟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洪钟祥
.
大气科学,
1998,
(01)
:2
-11
[5]
植被和土壤湿度对西南低涡降水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J].
王革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王革丽
;
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陈万隆
;
周锁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周锁铨
.
高原气象 ,
1997,
(03)
:20
-26
[6]
植被分布对青藏高原东侧暴雨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陈万隆
;
王革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王革丽
;
周锁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周锁铨
.
高原气象,
1997,
(02)
:54
-62
[7]
青藏高原植被下垫面对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J].
周锁铨,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
周锁铨,陈万隆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5,
(04)
:536
-542
[8]
一个改进的计算麦田总蒸发量的能量平衡—空气动力学阻抗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贤群
.
气象学报,
1988,
(01)
:102
-106
[9]
试论区域大气模式系统中陆面过程的作用[J]. 陈万隆,孙卫国,邵海燕.气象教育与科技. 1998 (01)
←
1
→
共 9 条
[1]
NIM陆面过程模式的研究:模式建立与对比研究
[J].
邵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
邵海燕
;
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南京
陈万隆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4)
:485
-493
[2]
一个新的植被参数化方案研究
[J].
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
陈万隆
;
邵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
邵海燕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环境科学系
不详
.
生态农业研究 ,
2000,
(01)
:69
-74
[3]
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相互作用下陆面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强
;
赵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鸣
.
高原气象 ,
1998,
(04)
:2
-13
[4]
干旱及半干旱区土壤水热传输模式研究
[J].
孙菽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孙菽芬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牛国跃
;
洪钟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洪钟祥
.
大气科学,
1998,
(01)
:2
-11
[5]
植被和土壤湿度对西南低涡降水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J].
王革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王革丽
;
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陈万隆
;
周锁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周锁铨
.
高原气象 ,
1997,
(03)
:20
-26
[6]
植被分布对青藏高原东侧暴雨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陈万隆
;
王革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王革丽
;
周锁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周锁铨
.
高原气象,
1997,
(02)
:54
-62
[7]
青藏高原植被下垫面对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J].
周锁铨,陈万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
周锁铨,陈万隆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5,
(04)
:536
-542
[8]
一个改进的计算麦田总蒸发量的能量平衡—空气动力学阻抗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贤群
.
气象学报,
1988,
(01)
:102
-106
[9]
试论区域大气模式系统中陆面过程的作用[J]. 陈万隆,孙卫国,邵海燕.气象教育与科技. 1998 (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