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的成因探析

被引:10
作者
佳宏伟
机构
[1] 厦门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陕南; 清代; 气候; 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9 [清前期(161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学者在分析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时忽视自然因素的缺憾,在系统搜集陕南历 史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的相关成果,考察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的基本成因。本文认为,清代陕 南秦巴山区生态环境恶化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地质地貌以往为学界所忽视的因素值 得重视和探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环境、移民与社会经济——清代川、湖、陕交界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民间风俗之一 [J].
郑哲雄 ;
张建民 ;
李俊甲 .
清史研究, 2004, (03) :22-31
[2]   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 [J].
佳宏伟 .
史学月刊, 2004, (06) :112-119
[3]   过去2000年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J].
葛全胜 ;
郑景云 ;
满志敏 ;
方修琦 ;
张丕远 .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4) :91-97
[4]   利用树轮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变化 [J].
刘洪滨 ;
邵雪梅 .
地理学报, 2003, (06) :879-884
[5]   太白山树木年轮宽度资料对过去生态气候要素的重建 [J].
戴君虎 ;
邵雪梅 ;
崔海亭 ;
葛全胜 ;
刘鸿雁 ;
唐志尧 .
第四纪研究, 2003, (04) :428-435
[6]   1736~1999年西安与汉中地区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重建 [J].
郑景云 ;
葛全胜 ;
郝志新 ;
田砚宇 .
地理研究, 2003, (03) :343-348
[7]   秦岭南坡佛坪1789年以来1~4月平均温度重建 [J].
刘洪滨 ;
邵雪梅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02) :188-196
[8]   秦岭镇安和佛坪地区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J].
刘洪滨 ;
邵雪梅 .
第四纪研究, 2003, (02) :235-235
[9]   清代陕南土地利用变迁驱动力研究 [J].
张晓虹 ;
满志敏 ;
葛全胜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 (04) :115-126+161
[10]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J].
葛剑雄 ;
华林甫 .
历史研究, 2002, (03) :14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