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OSMIC资料对17个台风热力结构的合成分析

被引:23
作者
丁金才 [1 ,2 ]
郭英华 [2 ]
郭永润 [2 ]
杜明斌 [1 ]
杨引明 [1 ]
叶其欣 [1 ]
贺千山 [1 ]
郭鹏 [3 ]
机构
[1] 上海市卫星遥感和测量应用中心
[2] COSMIC/UCAR
[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关键词
COSMIC; GPS; 下投探空; 台风热力结构; 合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COSMIC是2006年4月建立的利用掩星技术探测大气要素的人造卫星星座观测系统。利用COSMIC提供的大量海洋上空的高垂直分辨率的气象探测资料,对台风的各热力要素进行合成分析,达到进一步认识台风区域内热力结构特征的目的。收集和处理了2006—2007年的西北太平洋17个台风期间在台风区域内的掩星点的探测资料,按台风的3个演变阶段和6个不同半径区间,通过合成分析方法,对温度比湿相对湿度和假相当位温等热力要素进行分析。揭示了台风眼外的台风区域的温湿热力结构的特征。主要结论有:台风区域内的温度水平差异远小于台风眼内外的温度差异,但在台风成熟阶段,存在一个水平温度距平为+1.5℃的暖心区,位于10~12 km高度处,距台风中心1.5~4个纬距的范围内。在暖心区下方的3 km高度处和距台风中心1.5~3个纬距的区域内存在一个比湿水平距平达2.5 g/kg的湿心区;高层暖心区和低层湿心区的对应出现是台风成熟阶段的主要热力特征之一。相对湿度分析揭示出在台风区域内存在一个半径约3个纬距,高度约6~7 km的近饱和柱体;在台风的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台风区域内大气层结通常在3 km处由对流不稳定层结迅速转变为对流稳定层结。最后,利用飞机下投探空仪的观测资料验证了COSMIC资料分析的一些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COSMIC资料在GRAPES全球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的初步研究 [J].
唐细坝 ;
薛纪善 .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5) :521-531
[2]   AMSU温度反演及其在台风研究中的应用 [J].
魏应植 ;
许健民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4) :522-529
[3]   热带气旋风场模型构造及特征参数估算 [J].
雷小途 ;
陈联寿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1) :25-31
[4]  
热带气旋年鉴.[M].中国气象局编;.气象出版社.2005,
[5]  
台风.[M].陈瑞闪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  
高等天气学.[M].丁一汇 编著.气象出版社.1991,
[7]  
中小尺度天气学.[M].杨国祥 著.气象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