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治痰四法

被引:1
作者
程运文
机构
[1] 安徽省屯溪市中医院
关键词
治痰; 白术汤; 干姜; 甘草; 头重; 白腻; 脉滑; 祛寒药; 补气药; 热痰; 如坐舟车; 寒痰; 四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丹溪心法·头眩》指出:“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证之临床,因痰而致眩晕者颇为常见。痰在体内往往由于机体本身的阴阳盛衰而演变成寒痰或热痰,并可阻滞血流,而致痰瘀互结。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归纳为眩晕治痰四法,对治疗顽固难治之眩晕,每获良效。一、燥湿化痰法适用于湿痰内盛,滞于中面逆于上,干扰清阳之湿痰型眩晕。证见眩晕而头重如蒙,突然发病,如坐舟车,景物旋转,改变体位则眩晕加剧。常有胸闷不适,泛恶欲吐,甚或呕吐痰涎,多由于闻油腻厚味、腥臭而发病,口中粘腻,舌苔白腻,脉滑、弦或濡缓。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加天麻、半夏、苡仁、泽泻、陈皮、车前子。《任应秋论医集》指出:“眩晕而
引用
收藏
页码:6 / 7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