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麻类优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被引:11
作者
:
粟建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粟建光
揭雨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揭雨成
龚友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龚友才
关凤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关凤芝
戴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戴志刚
路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路颖
王玉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王玉富
黎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黎宇
许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许英
机构
:
[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湖南长沙
[4]
湖南长沙
[5]
黑龙江呼兰
来源
:
中国麻业
|
2004年
/ 02期
关键词
:
麻类作物;
种质资源;
创新;
利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63 [麻类作物];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18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