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早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

被引:7
作者
李仁忠 [1 ]
刘海英 [2 ]
李建业 [3 ]
叶海龙 [3 ]
余久红 [2 ]
金志凤 [1 ]
机构
[1] 浙江省气候中心
[2] 龙泉市气象局
[3] 龙游市气象局
关键词
高温热害; 发生规律; 防御措施; 早稻;
D O I
10.16000/j.cnki.zjqx.2011.01.002
中图分类号
S428 [暖害]; S511.31 [];
学科分类号
0904 ; 0901 ;
摘要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早稻高温热害的气象指标是日平均气温≥30℃和日最高气温≥35℃连续出现3 d及以上。根据这个指标和全省65个气象站气象数据,分析了浙江省早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早稻产量影响。结果表明:除东部沿海、海岛和浙南部分山区外,其余大部地区高温热害均有发生,高温中心出现在金华地区;高温热害随时间变化呈加重趋势。可采取相对应的防御措施,尽量避免高温热害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45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浙江省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其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J].
金志凤 ;
杨太明 ;
李仁忠 ;
雷媛 ;
高素华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4) :628-631
[2]   江淮之间夏季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J].
杨太明 ;
陈金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7) :8530-8531
[3]   水稻高温败育模拟模型 [J].
石春林 ;
金之庆 ;
汤日圣 ;
郑建初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2) :220-222
[4]   夏秋季高温干旱对江西省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J].
卢冬梅 ;
刘文英 .
中国农业气象, 2006, (01) :46-48
[5]   高温对杂交水稻籽粒灌浆和剑叶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J].
汤日圣 ;
郑建初 ;
陈留根 ;
张大栋 ;
金之庆 ;
童红玉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5, (06) :657-662
[6]   杂交籼稻开花期高温危害及其对策的研究 [J].
谭中和 ;
蓝泰源 ;
任昌福 ;
方文 .
作物学报, 1985, (02) :103-108
[7]   高温对早稻开花结实的影响及其防治 Ⅱ.早稻开花期高温对开花结实的影响 [J].
Laboratory of Phytotron ;
Shanghai Institute of Plant Physiology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76, (04) :323-329+357
[8]  
杂交水稻与气象[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陶炳炎编著, 1983